- Weng F;Zou X;Yan B;Han Y;Liu Q;
2003年10月18日,美国国防气象卫星计划成功发射搭载了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的F-16卫星。然而由于天线自身热辐射和校准暖黑体的不稳定,第一个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异常观测。美国海军实验室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分别开发了两种算法来订正这些异常值。剔除了定标异常值后,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资料目前在探空数据产品反演和资料同化中发挥了更加显著的作用。NOAA利用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已有算法生成了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成像仪产品。此外,一些新开发的算法可以从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资料中提取出云和降水的信息。在云冰云水的反演算法中,亮温是与云冰云水路径和粒子的平均直径相关的。利用一维变分反演系统,同时反演出了多数大气和地表条件下的大气温度、湿度以及水凝物的垂直廓线。在各种天气形势下,由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资料反演得到的温度和湿度廓线的均方根误差通常分别小于2K和15%。为了同化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资料,还发展了新的质量控制和偏差订正方法。在NOAA的全球预报系统中同化了专用传感器微波成像仪/探测仪资料后,对提高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水平产生了中性和较小的正效果。
2011年01期 v.1 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7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谢璞;李青春;梁旭东;
基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城市气候效应、气象灾害效应的事实,阐述了城市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和由此导致的城市气象灾害特征。通过对城市气象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揭示出提高城市气象服务能力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目前城市气象研究现状和在气象预报服务中的技术支撑能力的分析,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大城市气象预报服务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
2011年01期 v.1 25-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1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晶淼;丁裕国;申红艳;
在回顾我国近几十年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着重评述了经典区划方法及其缺陷,并列举了现行的(如统计数值化方法、3S信息技术等)各种新技术方法。还展望了农业气候资源区划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必须首先解决科学选取具有气候物理与农作物生物机理相结合的区划指标体系,在先进的数值化区划方法前提下,借助于以3S为代表的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平台,实现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
2011年01期 v.1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4K] [下载次数:7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宋丽莉;陈雯超;黄浩辉;
分析了工程抗风研究中对台风风观测数据可靠性和代表性判别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对工程抗风参数的影响,给出了基础数据质量检验、处理的方法,初步提出了应用于工程抗台风研究的基础数据样本有效完整率标准以及台风强风数据代表性的判别依据和判别指标;通过"黑格比"台风观测数据的实验计算和对比分析,发现:1)对超声测风仪获取的高频采样测风数据以4倍截断方差法进行处理,能够较好地提高数据可靠性;2)风速序列中的野点数据对工程抗风特性参数的可靠性影响显著,即使只有2%~5%的野点数据,对风谱参数的影响也很显著;3)台风强风数据的代表性判别指标应以风工程研究需要的参数在台风不同位置的特征变化为依据;4)台风强风数据代表性判别的基本指标是同时满足8级以上风速的风向连续转换120°以上方位角度、台风过程的风速时程曲线呈M型"双峰"型变化、"双峰"之间出现风速小于11m/s时可以判断为台风眼区。
2011年01期 v.1 35-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2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纪立人;
尝试从方法论的视角,回顾数值天气预报(NWP)早期发展进程中的若干亮点及其启迪。NWP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同样具有边缘学科性质和很强的实用性。纵观其发展史,一个新概念新思想的提出,以至新研究领域的开拓,往往可以看到其他学科成果和NWP问题的结合,更离不开天气预报实践的需求和启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围绕"从理查逊(Richardson)的‘梦想’到原始方程模式的回归"及"数值预报中历史资料的应用到四维同化"两个主题,分别回顾了NWP有关模式和观测资料处理的研究进程。
2011年01期 v.1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4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正>WCRP公开科学会议:服务于社会的气候研究(WCRP Open Science Conference Climate Researchin Service to Society),2011年10月24—28日,美国,科罗拉多州,
2011年01期 v.1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沈晓农主编本套丛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2008年11月开始由中国气象学会和气象出版社组织气象科普专家编写。截至2010年12月底,共出版20本。本套丛书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农村、农民的特点,从气象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影响出发,面向农民群众普及各类气象灾害常识和防御要点,针对性强、通俗易懂。
2011年01期 v.1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2011年01期 v.1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Nature-气候变化子刊印刷版正式出版英国著名期刊Nature,于2011年4月出版了最新印刷版子刊——Nature-气候变化。实际上,该子刊的电子版由NPG(自然出版集团)编辑,早在2007年就已问世。该月刊包括众多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学科或主题:适应、人类学、大气
2011年01期 v.1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气象科技进展》是由中国气象局主管、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主办的气象科学领域综合性期刊,2011年6月创刊,为双月刊杂志。《气象科技进展》将及时通过多个栏目阐释气象及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是一本面向多领域读者,以学术评述和前沿信息扫描为特征的专业期刊。《气象科技进展》主要刊登国内外大气科学及相关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和未来发展展望方面的学术
2011年01期 v.1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小峰;罗云峰;宁笔;
通过对SCI数据库分析发现,仅从学术论文发表这一项指标来看,自1983年以来,中国气象局系统的科研活动呈现出逐年活跃的发展态势,其科研产出在"十五"期间逐渐起步,"十一五"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中国气象局面向世界气象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学术影响力近年来呈现出较强的上升趋势,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已进入了全球研究机构排名的前1%,科技成果辐射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与全球50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81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着科研合作关系,科技合作活动范围广泛,在全球学术界已有较强的影响。为了有利于中国气象局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科研主体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建议全系统应规范科技论文责任机构的署名,提高科技文献检索和保障水平。
2011年01期 v.1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英;王卫丹;贾朋群;
利用ISI Web of Science中SCI-E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中国与世界大气科学及相关领域SCI论文产出的发展趋势,给出世界高产出国家比较排序。分析结果表明,过去30年中国在气象和大气科学领域的科研产出力得到快速增强,到2010年,本领域中国SCI论文产出量已与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2011年01期 v.1 49-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