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凯嘉;彭韵萌;何军;夏佰成;唐家萍;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模式是业务预报中广泛采用的数值模式之一。利用2017—2019年ECMWF模式对重庆地区的降水预报数据及实况数据,采用TS评分、ETS评分、空报率、漏报率、预报偏差等对模式预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结果显示:随着降水量级增大和预报时效的延长,TS评分、预报偏差和ETS评分呈现下降趋势,而漏报率、空报率则呈现上升趋势;不同降水量级,TS评分和ETS评分的年变化特征明显不同,除了暴雨及以上级别外,其余降水量级在8月两个评分值最低,秋季预报能力相对较强;在季节变化方面,降水落区和降水量的预报偏差明显,冬季偏差最大,秋季偏差最小,不同预报时效中,24h预报表现最优;年平均日降水量的分布整体表现为预报偏小,在重庆西部和东北部偏差尤其明显;分析雨季降水过程发现,模式能够较好地捕捉降水过程的不同阶段,24h预报与降水实况最接近。
2025年04期 v.15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单瑞娟;张爱英;宋燕;李雅洁;吴琳;陈倩倩;刘文霞;
为揭示北京市怀柔区酸雨污染现状及降水化学组分,利用怀柔区2019年降水资料,对降水pH值及化学组分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9年,怀柔区降水平均pH值为5.85,共出现4次弱酸雨,占降水总次数的9.1%;降水pH值春季>冬季>夏季>秋季;降水年平均电导率为39.8μS/cm,其中7—9月平均电导率均低于50μS/cm。2)降水中关键化学组分为Ca~(2+)、NH_4~+、Mg~(2+)、SO_4~(2-)、NO_3~-和Cl~-,其中对酸性中和能力较强的碱性离子Ca~(2+)、Mg~(2+)和NH_4~+分别占中和作用的30.0%、11.9%和58.1%;当量浓度比[SO_4~(2-)]/[NO_3~-]平均为5.0,表明酸雨属于硫酸型或燃煤型;[Cl~-]/[Na~+]平均为3.81,说明Cl~-和Na~+除了由海洋输送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Ca~(2+)、Mg~(2+)主要受沙尘天气等外源影响;春季NH_4~+浓度偏高受大风天气影响;降水中NH_4~+和SO_4~(2-)、NO_3~-浓度的相关系数均高于Ca~(2+)和SO_4~(2-)、NO_3~-浓度的相关系数,说明碱性阳离子NH_4~+对致酸阴离子SO_4~(2-)和NO_3~-的中和作用大于Ca~(2+)。
2025年04期 v.15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杜骦;李欣;段天峰;黄金兰;桂沁园;
通过对比2022年合肥地区两部风廓线雷达1h平均风数据与ERA5再分析数据的纬向、经向分量风场,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数据获取率随高度递减,3km探测高度以上获取率不足80%;整体上合肥地区风廓线雷达数据与ERA5再分析数据有较高相关关系,偏差与均方根误差较小,四季数据质量从高到低为冬>夏>春>秋;在975hPa以上随高度升高,两者的纬向、经向风相关系数有下降的趋势,同时均方根误差增大,最大为秋季巢湖站经向风(5.36m/s);降水对风廓线雷达探测有较大影响,有降水时数据误差要远大于无降水时,尤其是经向风。
2025年04期 v.15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